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近日,我省推薦的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項目《愛心學堂見證成長》《“遺”+“藝”文化志愿服務大講堂》喜獲2020年全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項目線上大賽二等獎和入圍獎。
全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項目線上大賽是文化和旅游部為推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工作,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引導廣大文化和旅游志愿者積極助力復工復產、助推文化和旅游復蘇和高質量發展而組織實施的線上交流會。
據了解,《愛心學堂見證成長》和《“遺”+“藝”文化志愿服務大講堂》是西寧市文化館策劃實施的文化志愿服務項目!稅坌膶W堂見證成長》以農村社區為主要陣地,攜手社會文化組織,把文化志愿服務工作與校園文化、鄉村文化相結合,招募文化志愿者,利用節慶日、紀念日、農閑日,為農村地區貧困、失孤、留守兒童免費開展傳統文化、文藝培訓、興趣拓展、文明禮儀等志愿服務活動,由“送文化”向“種文化”拓展。同時,注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在大通回族自治縣開設課余興趣班,組建民族民間音樂、皮影、農民畫及剪紙等非遺傳承興趣班,招募非遺傳承人為志愿者,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展培訓,普及民間傳統藝術知識。自2015年項目啟動以來,共招募以大學生為主體的青年文化志愿者170人次,派遣到全省多所農村中小學開展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民族民間文藝教學文化志愿服務,服務少年兒童達500余人次。
《“遺”+“藝”文化志愿服務大講堂》以“文化利民、文化惠民、文化育民”為目標,免費開展湟中農民畫、青繡、剪紙藝術培訓公益性非遺藝術大講堂,先后舉辦了“遺”+“藝”湟中農民畫文化志愿服務大講堂培訓及成果展、“遺”+“藝”文化志愿服務大講堂“河湟繡娘指尖芳華”青繡培訓班和“妙手匠心傳承經典”剪紙培訓班,累計500余名學員參加。通過免費培訓,有效推動了傳統非遺手工藝走進百姓生活,讓更多的群眾了解、學習和傳承非遺手工藝藝術,宣傳了傳統手工藝的保護與傳承理念。
我省兩項項目獲獎,充分展現了我省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工作成果,也將有力引導和帶動基層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工作蓬勃發展。
|